学院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资料下载

艺术设计学院



学院概况

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教师简介 > 正文

视觉传达系教师简介
来源:艺术设计学院 日期: 2025-08-27 14:58:00 浏览:

饶鉴

博士、教授、博导,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数字艺术产业学院院长,先后任湖北工业大学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优秀青年社科人才、湖北省楚天名师,全国工艺美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级人才评审专家,国家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库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江苏湖北等省社科成果奖评审专家,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负责人,国家留学基金委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负责人,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项目负责人,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团队负责人、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一流课程负责人,国内外十余项创意大赛评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设计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艺术设计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会长。曾兼任大汉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运营总监、一马投资集团副总裁、武汉传媒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等。

承担三百余项数字艺术、文化创意、文旅运营等项目。出版著作、译著8部,发表SCI、SSCI、CSSCI、EI等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研究40余项。设计作品在国内外获奖50余次,其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获第33届全国最佳邮票奖。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创新大赛获奖百余项,指导学生成功创业十余家。


孙明海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男,1968年3月生,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视觉传达系主任、品牌与包装PI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从教25年。北京龙腾行集团公司特聘设计专家、湖北楚天龙集团公司创作总监、黄鹤楼科技园特聘专家、武汉红金龙印务有限公司校企合作项目主持人。主要从事平面设计的本科与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工作及品牌与包装设计的策划与设计应用;主持良品铺子、仟吉、中烟等校企合作的品牌与包装设计,上百款设计作品成功上市销售,负责举办每年两届的“黄鹤楼”杯包装设计大赛。

参与国家及省部级横、纵向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3余篇,出版教材、专业书籍4部;为中国电信集团设计“互联星空”LOGO及VI系统、国弘航空LOGO及VI系统;湖北省全民健身示范工程LOGO;获国家及省部级设计大赛金、银、铜奖等39余项,其中《北京奥运招贴》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最佳学术奖(最高奖);《首义百年》获首届湖北设计展最高学术奖;《中国移动充值卡纪念册》获第十二届中南星奖金奖;《2008奥运系列招贴》获第十三届《楚天创新奖》金奖等。获湖北工业大学第十届“优秀教学质量奖”一等奖;获湖北工业大学师德标兵称号。

柳林

柳林,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博导师,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完成的教学科研项目分别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3项,武汉市社会优秀科技成果等奖1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完成省级基金课题6项,校企合作项目9项,编写教材12本,发表专业核心论文20多篇等。

魏正聪

教授

1981年3月出生,武汉大学传播学博士

近三年先后主持并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等纵向课题,以及“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研究--以卓尔公司的探索和实践为例”、“汉口北新媒体传播及品牌推广”等横向课题,发表科研论文多篇。

周承君

1999年湖北工学院首届设计学研究生毕业,获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北赛区评审委员;第24届至第28届时报金犊奖评审委员;第36届至第41届华文广告金像奖评审委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高校分会秘书长,主导湖北地区高校师生各类书画赛事。

2001年立项“关于创建武汉设计创意谷的可行性研究”科研项目,实为我国最早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学者之一;2014年,主导完成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VI系统设计、系列门票设计及园博会全部特许商品开发。著有《设计心理学》、《图形创意》、《设计心理学与用户体验》、《文创产品设计》、《中外建筑史》等;发表论文数十篇。

曾获全国旅游纪念品大赛金奖、铜奖多项;第26届时报金犊奖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设计师奖”;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二等奖、三等奖5项;指导学生完成大创计划多项;获得湖北省首届文化创意大赛最佳创意奖;其他大赛金、银、铜奖数十项。

已完成课题:2001年,关于创建武汉设计创意谷的可行性研究;2010年,楚文化的符号文法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2013年,省重点课题,地域文化背景下湖北核心符号体系研究与品牌构建;2014年,省教育厅教研课题,指向武汉2049形象战略的地域文化符号研究;2014年,十二五规划课题,设计教育与湖北文化产业协同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王敏

艺术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艺术的可持续设计、设计管理与品牌传播。近年参与并主持国家级、省级教科研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1本,在国内外核心期刊、重要期刊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资助。指导学生获A类学科竞赛国家级、省级等次近30余项;获得校 “优秀党务工作者”、“校优秀班导师”及校“优秀考研班导师”荣誉称号。研究方向:设计管理与品牌传播,传统文化艺术的可持续设计。

黄亮

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2年5月生于湖北汉川。2007年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获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现执教于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参与国家及省部级横、纵向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设计作品20余篇;其一直专注于品牌与文创设计方向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注重品牌与文创设计中的“图形语言”与“创意思维”,出版图书有《图形设计》、《图“行”天下——图形创意的思维与方法》、《完全绘本——图形创意设计手绘技法》、《标志·VI设计教程》等;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设计大赛和展览,并获奖;指导学生颇有心得,曾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靳埭强设计奖等专业赛事大奖。

严珣

女,武汉人,副教授,硕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访问学者、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现任视觉传达系党支部书记。

主要研究方向:数字非遗保护与设计研究、品牌整合设计、大众运动健康设计。

《平面广告》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设计基础-2》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主持或参与国家级与省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校级教研项目4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重要论文20余篇。主持“武汉市青少年体育联合会官方标志”设计等品牌形象设计与活动策划项目。指导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3篇。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大创项目1项,省级项目4项。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大赛”、“米兰设计周中国设计学科高校师生作品展”、“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东方设计奖全国高校创新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国奖与省级奖项40余项。

曾获得湖北工业大学2024课程思政教学优秀教师、湖北工业大学第三、四届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湖北工业大学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首届彭祖华基金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优秀班导师等荣誉称号。

张静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字体与书籍、文创包装、品牌形象、非遗活化研究)

科研成果:近年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编写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材多部并发表教研论文多篇;其中北核、南核等核心期刊论文和EI收录论文多篇。

科研项目:主持省级科研项目、教研项目及多项横向科研项目;目前主持在研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楚系鸟虫书的文化源流及创新传承研究”。担任多项省教育厅纵向科研项目成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的研究工作。

荣获奖项:2024年获第十三届湖北文艺评论奖一等奖;2023年获东方设计奖—全国高校创新设计大赛专业组国赛二等奖;2022年获第十二届湖北文艺评论奖三等奖;2019年获2019第二届“东+西” 国际设计周暨第二届东+西国际插画艺术大展新锐奖。

近年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获国赛奖、省赛奖近百项。

魏珍珍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大赛学术委员会成员 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系统化品牌、非遗数字化表达、信息可视化、包装设计等

公开发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校企合作项目,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工作;

连续多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各类设计学科大赛获国家级一等奖及省级一等奖数十余项;获两岸新锐华灿奖优秀指导教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湖北省大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连续获得年度“课程教学百优教师”;获“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获“湖北工业大学2024年度最受学生欢迎教师”


赵全宜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艺术教育职业资格认证,美国艺术教育协会会员,研究方向: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实践;人工智能在跨文化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王天甲

视觉传达设计系副系主任,湖北省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副会长,湖北文化创意产业设计研究中心品牌设计与视觉传播研究所所长,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建筑学博士在读,西安美术学院文学硕士学位。专注于创新设计思维为导向的品牌形象、环境图形、包装文创等方向的教学、实践和研究。

李春玲

副教授

武汉大学传播学博士,湖北省广告协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主要从事广告与媒介经济、品牌策略与管理等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先后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主持省、校级课题2项,在《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评论》、《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互联网时代公关理论与实践》、《广告大百科全书》专著两部。

多次获得优秀管理工作者、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郑翠仙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本科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视传专业,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数码设计专业,武汉大学美学博士,湖北省美学学会会员。任教以来获得多项省部级设计奖项,主持及参与省部级教科研项目8项,出版专著及教材6本,发表论文20余篇。曾主持武汉硚口区旅游项目的设计开发工作,主持世界非遗恩施唐亚土司文创设计及多家大型企业的品牌形象设计工作。

近期科研

1、论文“孔子思想的人文之美”刊于《江汉论坛》,RCCSE权威/CSSCI来源期刊,2022.06。

2、论文“探索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主攻方向”发表于《光明网》,一般认同为CSSCI来源期刊,2022.01.01。

3、论文“中国美学中的纯粹美感辨析”刊于《江汉论坛》,RCCSE权威/CSSCI来源期刊,2019.05。

4、论文“天人相分视阈下的中国传统技艺美学思想研究”刊于《湖北社会科学》,CSSCI扩展期刊,2019.05。

5、论文“文化产业升级从哪里入手”刊于《经济日报》理论版,一般认同为CSSCI来源期刊,2017.06.16。

6、论文“再论柏拉图的美本身问题”刊于《湖北社会科学》,CSSCI扩展期刊,2017.06。

7、专著《视觉传达设计中民族元素的运用与创新》,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18年3月第1版。

8、课题“先秦儒道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古代技艺美学比较研究”获批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021.12。

余冰清

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副教授,湖北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学院空间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视觉与交互。近年主持省级教科研课题近10项,省一流课程负责人。在国内核心期刊、重要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本。指导学生获A类学科竞赛国家级、省级奖项近80余项;获得校 “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班导师”的荣誉称号。

卓识

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讲师,博士,法国第戎国立高等艺术学院访问学者。

主要从事品牌设计、包装文创及传统艺术文化研究与设计方向的教学与研究。近五年主持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湖北省哲学社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学校教学研究项目等六项,出版专著一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多项,论文十余篇。曾指导学生获A类竞赛国家级、省级奖项20余项。

张墨隆

讲师,武汉美术家协会会员,武汉收藏家协会会员。

1968年出生于湖北武汉,1990年毕业于湖北工学院美术系,获工学士学位。1996年至今,在湖北学艺术设计学院任教,现为艺术设计学院广告系讲师。主要从事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擅长广告策与推广,鼓励学生多多参与社会及企业的广告宣传及策划应用实践。

作品及论文多发表于不同的专业杂志领域,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阮鉴

讲师

本科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系

硕士武汉大学艺术专业

关洪

讲师

湖北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硕士

首都师范大学访问学者、九一创作协会常务理事、视觉战略联盟成员、湖北省美学学会会员、湖北省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北高校书法协会会员;

曾策划武汉双年展、直觉武汉海报邀请展、辛亥百年——暨第二届直觉武汉国际海报邀请展、方正字体大赛巡展武汉站等展览;

主编《招贴设计》教材1部,发表论文多篇。

作品在《艺术与设计》、《湖北美术学院报》、《新平面》 、《设计》等杂志发表;

作品入选湖北省第十届、第十一届美术作品展、ONESHOW青年创意大赛、NEW “FORM” 国际平面设计邀请展、AGDIE亚洲平面设计邀请展、爱&和平国际海报邀请展、Internatinal Invitation Exhibition KIAA海报邀请展、纸美东方——“礼纸”纹样设计国际邀请展、韩国独岛海报设计邀请展、首届全球华人设计师书法作品展等展览。

获得第四届湖北省高校美术大展设计类教师组金奖、靳埭强设计奖专业组优秀奖、第四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银奖、北京设计周——水墨设计展优秀奖、贵姓——全球华人姓氏文化汉字创意设计展评审奖等奖项。

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广告节二等奖、辛亥革命博物馆纪念品大赛金奖、第七届『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大赛银奖、第五届茶叶包装大赛优秀奖、黄鹤楼烟包大赛金银铜奖等奖项,指导学生参与淘宝汇吃、三草两木等企业实战项目。

许志强

讲师

1977年4月生,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平面系平面设计专业。

参与东方航空公司恩施号飞机外观设计,为浙江诚兴光伏、湖北立方建设、深圳龙年服饰,武汉易天木等企业策划设计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作品:系列海报《印刷之光---中国古代印刷》参加首届湖北省高校美术作品展荣获银奖;海报《权色交易的下场》参加第二届港北省高校美术作品展荣获优秀奖;酒包装《贵州茅台沉泥香》系列包装参加湖北省汉正街产品外观设计大奖襄赛荣获优秀奖。

指导学生设计作品获全国中学生电脑绘画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节大赛银奖;“ONESHOW国际广告创意大赛”铜奖。

2012年7-8月在美国加州圣安东尼奥山大学进修学习。

2013年出版教材《书籍设计》《图形创意》


周先博

讲师,本科、硕士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Sunway University 创意艺术与媒体博士在读。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曾赴德国 DCKD 德中艺术设计交流协会进行专业互派工作。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非遗数字化研究、品牌视觉形象系统设计、吉祥物与卡通 IP 文创设计。主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等4项,出版专著2部;参与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 2 项,在核心期刊及专业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在设计实践方面,主持完成了 2017 国际航联世界飞行者大会吉祥物、上海廊下镇吉祥物、北京云知声、武汉国际青年城市创新设计联盟、武汉道森媒体等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以及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和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院徽设计。设计作品累计获得国内外专业赛事奖项60余项,其中包括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专业组一等奖、中国手绘艺术设计大赛专业组一等奖等重要奖项。

在教学方面,注重科研与实践结合,指导学生在“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优秀作品展”等 A 类赛事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5 项、三等奖 10 余项,并获得省级奖项 30 余项

臧苏莹

讲师,美国威斯康星密尔沃基分校访问学者

1987年3月生

2009年7月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2011年12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

2012年6月至今任教于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向菲

讲师

1978年10月出生,武汉大学艺术学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013届博士,英国坎特伯雷基督教会大学媒体制作专业(电影制作方向)硕士,曾参与制作国内外合作的独立影像作品,发表影视艺术研究学术论文多篇,在影视艺术创作方向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发表论文:《电影与戏剧的时间性异同比较》《在城市的罅隙中寻找诗意---浅谈影片< 志明与春娇>的创作美学》 《论电影在戏剧文学改编中的时间问题---以日本影片< 蜘蛛巢城>对莎士比亚< 麦克白>的改编为例》《洋为中用--张爱玲五、六十年代的剧本创作》《张爱玲电影剧作中的世俗意识》《神经喜剧、风俗喜剧与家庭伦理剧---张爱玲“电懋”剧本的融合类型研究》《导演易文的创作特色研究》

张超

讲师

1985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

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毕业(本科硕士);

新媒体新媒体影像实验室负责人;

摄影作品《三厂1954-2011》,首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最佳人文关怀奖;

3D电影《世博之光》官方摄影师,首部获得国际3D联盟评委会奖的中国3D影片;

摄影创作《先天下》,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家资助项目;

数字艺术作品《脊·梁》,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入围;

数字版画作品《支撑系列》、《自然生城》分别入选第七节和第八届两届全国青年版画作品展;

摄影作品《脊》入围第六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


戴山山

讲师,武汉大学广告学博士

主要从事视觉传达(广告)及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广告与品牌传播、视觉传达设计、文艺美学、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产业等。

教学方面,在构建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基础上,注重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科研方面,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王斯薇子

讲师

1990年出生于湖北武汉市

2018年毕业于Dongseo University获设计学博士学位

2018年就职于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视觉传达系

发表论文:

1.《浅谈韩国“素朴美”的表现形式》;戏剧之家;2019

2.《浅谈夜游经济下的城市照明设计》;大众文艺;2019

3.《A study on Graphic Symbols in Design of Wuhan Metro Guidance System》; KOREA SCIENCE & ART FORUM;2017

4.《A study of Region Graphic Applied to Metro Sign System in Wuhan》; KOREA SCIENCE & ART FORUM;2016

5.《The software interfacial design of the mobile phone user - Take the individualized design as an example-》; KOREA SCIENCE & ART FORUM;2014

6.《A study on Mobile Phone UI Design of Tangram》; KOREA SCIENCE & ART FORUM;2013

参展及获奖

1.The 2nd ICCT 201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ulture Technology; Japan; 2017

2.第九届 釜山国际服装插画设计 特选奖; 2015



龙佼松

讲师

1992年11月生,湖南凤凰人

202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

2022年就职于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发表论文:

1、Learning U-Net based multi-scale features in encoding-decoding for MR image brain tissue segmentation. Sensors. 2021,21(9):3232. (SCI收录,一作)

2、Cascaded hybrid residual U-Net for glioma segmentation.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2020,79(33-34):24929-27974 (SCI收录,一作)

获奖:

2018年获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

刘慧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师、KOOKMIN UNIVERSITY设计学博士、湖北省美学协会会员。长期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用户体验、可持续设计研究,发表KCI核心论文2篇,会议论文2篇,期刊论文4篇,外观设计专利4项,发明专利(参与)1项,主持参与课题及横向项目10余项,参加、指导学生参赛获奖20余项。

刘梓琪

博士,韩国设计文化学会会员、韩国品牌设计学会会员。获韩国汉阳大学视觉设计博士学位,先后取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士、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及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双硕士学位。近年来在SCI、KCI及国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9篇,并在多场国际学术会议与国际展览中展示研究成果。主持与参与省部级及国际合作项目3项,研究方向涵盖多感官体验设计、AR-HUD交互设计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转化。曾荣获汉阳大学最高荣誉“理事长奖”,海峡两岸创意设计大赛铜奖等十余项国内外奖项。

石头

1996年出生,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艺术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美学、美术史论与创作理论。

美术作品在国家级与省级展览中入选和获奖20余次。如第五届“邮驿路 运河情”全国美术作品展、静水深流——中国水彩研究优秀作品展获优秀奖 、中国国家画院与澳门城市大学艺术家交流成果展、江苏省第七届新人作品展获新人奖(最高奖)、青岛国际艺术沙龙展、2018许钦松创作奖、第六届安徽美术作品大展、南京艺术学院优秀毕业生作品展获亚明奖(最高奖)等。

学术论文与美术作品多篇发表于专业期刊。如《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天津美术学院学报》、《吉林艺术学院学报》、《荣宝斋》、《中国书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