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站在大学中点的我,选择了更远的远方
――艺术设计学院2016届优秀毕业生李凡同学成长故事
成长感言:
我们都该多去看看目之所及的风景。即使到不了你的远方,我也要在我的路上。
人物速写:
李凡,女,来自湖北武汉,是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12级2班学生。荣获2016CIID“青年设计师“演讲比赛武汉赛区一等奖,2015年获得国家级家居设计外观专利,国家励志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向量杯”环境艺术设计大赛优秀奖,第十届“黄鹤楼”礼品烟包装设计大赛优秀奖。即将赴全美top3的纽约室内设计学院读室内设计专业研究生。
你能做到的,远远超出自己设想的
对于刚进大学的我来说,一切都充满的新鲜好奇,给自己每天安排的满满的,却始终没有对未来有个规划,直到有一天我得知初中的一个成绩远没有我的好的同学在美国混的如鱼得水,托福也是考到110的高分,我惊叹,我自省。当你知道你曾经的伙伴都在进步而你却止步不前的时候,我内心是挣扎的。我开始慢慢尝试规划我的未来,寻找我最向往,最有热忱的事情。也许是当时的头脑发热,在大二结束后的暑假,我决定考雅思去美国读研。
对于一个高考英语只有70分艺术生而言,学雅思的路程是艰难痛苦的。已经不记得熬了多少个夜,喝了多少条咖啡,刷了多少本书,做了多少笔记,放弃了多少与伙伴玩乐的机会。中途确实有想过要放弃,也不知道哪里来的一股支撑我的力量,让我坚持了下来,考了5次最后拿到了6.5分的成绩。一个前辈曾经对我说过,想出国的人非常多,但很多人在中途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放弃,到最后真正能拿到入场券的人寥寥无几。也许我的性格注定了我会坚持下去,希望有一天能轻松坦荡的对朋友说,“恩,感觉还好,不是很难。”那个时候,你所隐忍与承受的那些孤独与苦楚,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同时,我也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情,就是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大部分人看似的努力不过是愚蠢导致的。什么熬夜看书到天亮,连续几天只睡几个小时,多久没放假了,如果这些也值得夸耀,那富士康流水线上任何一个人都比你努力多了。人难免天生有自怜的情绪,只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自己真正的价值。家人从没想过我一个不爱学习的女孩会因为英语而坚持3年,对啊,我做到了。当我拿到一个全美排名前三的学校的offer的时候,一切都值得了。
追逐令人兴奋的生活
我贪心,但不是贪钱,我贪心的是令人兴奋地生活。“每个人都要经过这个阶段,看见一座山,就想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可能翻过山后面,你会发觉没什么特别,回头看,会觉得这边更好” 翻过山的人会对没有翻过山的人说,山后面不过如此。但还有很多人从没有翻过第一座山。
留学最吸引我的,是无限种可能,你不知道若干天若干年后自己将会在哪里。同时也想给自己一个挑战,在一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中探求自己的欲望或梦想,虽然一定会经历更大的挫折,但我始终相信这是一个快速成长的过程。
我是一个随性的人
一次与王梦林老师的谈话中,他告诉我一切都要顺其自然,然后快乐的活在当下。说真的,非常欣赏他对于生活的这种乐观的态度,而我,也恰好是这样一个随心随性的人。出去旅行时从来不规划路线,也从来不像其他人一样不停的拍照,我喜欢自己摸一摸材质,敲一敲,感受它们带给我的触感,学室内设计出生的我,对线条、空间等细节有一种执迷,自己的枕边随时也都会放上自己专属的小本本和笔,也时常和朋友调侃自己是游走在工作和生活的边缘。
喜欢音乐、交友、享受美食、和朋友喝酒,这几年,也保持着夜间创作的习惯,安静的夜能让人集中精力,但现在不会这么刻意,因为我逐渐领悟到“灵感是稍纵即逝的”。只是早上的时候喜欢来一点让人嗨起来的电子乐,让我快速清醒,激活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做方案的时候喜欢听痛仰的歌,让自己快速进入角色。也满满体会到灵感既源于一个人的性格、生活方式、沉淀、还有视野、也需要一刹那的灵光一现。
在徘徊中成长
入行时间虽不长,也知道自己太多的不足。也即将接触到全球最顶尖的室内设计,说真的,我并没有过多地考虑未来,因为还年轻,还有很多机会和时间,青春就应该这样不断沉淀,不断完善,不断在徘徊中成长。
我最欣赏的老师是吴滨,世尊设计集团创始人,香港无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他对设计的态度理性到一丝不苟。除了自己不断学习,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格,他对设计的热情和赤诚之心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了。
始终热爱生活才能做出更好的设计。我的目标是做一个高端的软装设计师,但并不是把一些奢华、繁复、精致的东西对其在一起,而是想把一些普通的、廉价的、随手可见的东西运用设计的语言,使其一种艺术、文化的姿态展现出来。女生也可以像男人一样,拥有一辈子可以追求的坚持,用专业的态度把理想生活的目标实现,做生活的梦想实现家,把有趣的设计,多角度的艺术作品都作为生活的调味品,那么生活本身也会更加有滋有味。
结束是新的开始
没日没夜忙完毕设论文之后就开始拍照谢师宴,似乎一切都很紧凑,让我快要忘记我们这就要毕业了,唐云老师祝我们前程似锦的时竟然有些哽咽,也许是未来有太多的可能性,疯狂的代价也越来越重,它意味着深思熟虑后得与舍的权衡,安逸与颠沛的选择,好像到了某个时间节点,人会不可避免的面临过多的选择,可谁又愿意做一个只听说过“理想”的少年。结束就是新的开始,迎接命运的大手,愿我们目光所及,心之所向,都是远方。